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打響以來,全國各省市醫(yī)護工作者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第一線,響應國家號召,主動請纓奔赴湖北,尤其是武漢疫情防控、患者救治主戰(zhàn)場。與此同時,護理系有這樣一群可愛的青年,在抗擊疫情期間,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默默的在抗擊疫情基層奉獻著……
來自護理系19197班的姚鳳婕,家在天津市寶坻區(qū)口東鎮(zhèn)于古莊村,在班級里身為班干部的同時又是一名醫(yī)學生,此時她深感自己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是時候為國為家奉獻出自己一份微乎其微的力量了。即使她不能像已經在一線工作的學長學姐一樣進紅區(qū),但也能做些什么。2月11日,她向村委會提出志愿者活動的申請,并于當日下午參與到消毒術發(fā)放以及防疫知識宣傳等活動中。她說:“我愿意把精力投入到抗擊疫情的隊伍中,我愿意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安全奉獻自己。感謝在此次疫情中所有逆行者,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眾志成城,強化“防”的意識,落實“防”的責任,我們一定能共克時艱、戰(zhàn)勝疫情,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刻?!?/p>

來自護理系19197班的王欣然,家在北辰區(qū)喜鳳花園社區(qū),社區(qū)號召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返鄉(xiāng)大學生等加入社區(qū)的抗“疫”志愿者團隊。得到消息后,他在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
根據(jù)安排,他從2月10日到2月13日進行為期四天的志愿活動,期間對進入小區(qū)的居民進行體溫測量,向群眾發(fā)放預防病毒相關知識資料,講解病理知識和具體的防護措。他說:“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當志愿者不是多輕松的工作,但我卻得到了許多在學校里得不到的特殊體驗和人生感悟。疫情期間,人們更多選擇足不出戶,但希望我們無論在哪,都能記住那些在一線負重前行的人們,祝他們一起安好。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為人民加油!”

護理系1907中西醫(yī)護理班王繼妍,來自天津市靜海區(qū)唐官屯鎮(zhèn)。
作為志愿者,他在村領導干部的帶領下,在村口對外來車輛進行嚴格的排查,村廣播不間斷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范知識,在超市、公共廁所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張貼防護小常識,每家每戶發(fā)放消毒水,給有需要的人發(fā)放口罩,對于從武漢回來的人員勸告進行居家隔離,公共場合消毒等多種途徑宣傳保護。
她說:“作為一名大學生要不信謠,不傳謠,不販賣恐慌。運用自己的醫(yī)學知識主動辟謠,堅持傳遞官方信息。幫助村民擦亮眼睛,將小我融入大我,貢獻出屬于自己的青春力量。保持冷靜,嚴格預防。看著村民從一開始的不重視,不在乎,無所謂。到現(xiàn)在的盡量不出門,出門必戴口罩,內心非常欣慰,覺得工作很有價值”


護理18186班的申妮,來自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2月4號,她主動請纓,站崗執(zhí)勤,為每一位出入的人員量體溫,做登記,發(fā)放宣傳冊。她說:“我記得很清楚,有一位大爺每次都拒絕登記,讓我們的工作有了一點小困難,我們有職責保護好這里的每一個人,但是又不能跟大爺起沖突,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解決。結果第二天老遠的就看見大爺騎著自行車過來了,這次真的很意外,他主動停下來讓我們量體溫,后來才知道是他的兒女的好一番勸說,大爺才理解了,也愿意全力配合。我們笑著跟大爺?shù)绖e后,我不禁熱淚盈眶,原來不僅是我們,還有很多人在背后默默的為打敗病毒而盡心盡力。
作為志愿者,她想對大家說,病毒雖然可怕,但國家戰(zhàn)勝病毒的決心卻更為堅定,我們有堅強的領導,有醫(yī)護人員、志愿者,這些可愛的人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拼盡全力。我們只有做好自身的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不串門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感謝。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起來,一定能打敗病毒,換來健康。加油,中國加油!”


護理18191班劉蒙,家在天津市薊州區(qū)漁陽鎮(zhèn),她在2月8日正式上崗,在所在小區(qū)門口進行出入居民體溫監(jiān)測和車輛登記、健康宣教。去之前,爸媽問她怕不怕?她提到,首先自己是一名護生,現(xiàn)在還沒有資格去第一線,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能做貢獻,她不怕,也不能怕,從選擇這個護士這個職業(yè)的時候,肩上就有了一種擔當。此外,小區(qū)里邊住的大多是自己高中的老師,那個時候他們守護著自己,現(xiàn)在也該換自己來守護他們了。她在大一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作為一名入黨申請人,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不退縮。她還是班里的班長,希望自己可以為班里的同學做好表率,給同學們信心,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一定會勝利!


護理18187班的胡國旺,來自山東省樂陵市。他說:“作為一名華夏兒女,我們應以拳著手愛國之心,我雖然不能像醫(yī)院的醫(yī)務人員一樣救死扶傷,但作為一名在天津醫(yī)專學醫(yī)的學生也可以盡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因此在山東老家時就和父親一起為進村出村的人們測量體溫,回津后也去小區(qū)的居委會參加志愿服務,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相信靠著我們所有華夏兒女共同的努力,眾志成城,抵抗疫情,最后一定可以取得完美勝利。”

護理系18185班靳云彤,來自天津市靜海區(qū)雙塘鎮(zhèn)八里莊村。她覺得,身為一名醫(yī)學生倍感榮幸,同時身為一名積極分子一定要起到帶頭作用,盡一份薄弱的力量,所以她向八里莊村委提交了志愿申請。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是監(jiān)督居民是否戴口罩出入,控制外來人員不得入內,檢測進出的居民體溫是否正常,定時消毒,發(fā)放通行證等。并宣傳如何在家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如何消毒的小常識。將自己在學校學到的防護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
她說:“我很榮幸能成為傳遞愛心,志愿服務,樂于奉獻,不求回報為宗旨的一名志愿者。即使我的能力有限,但一顆關愛之心不會磨滅,我會盡力伸出雙手去幫助,關心大家。愛心已點燃,不要在等待,在我們有限的生命里,去經歷讓人難忘而有意義的人生!”

來自1811口腔護理班的閔天怡的主要工作是在隔離點位上送餐、測量體溫、健康篩查、接收(中轉)文件、消毒等任務。在這幾天,她看到了崗位上的叔叔阿姨們,主動放棄春節(jié)休假,積極投入抗疫一線。危難關頭,他們不講條件、不計得失、全力以赴,用抗疫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初心和使命。
閔天怡說:“在十七年前的SARS面前,90后的我們尚且年幼,我們應該去記住這段時日以來的所有感受,去記住自己立下的夢想目標,去銘記奮斗一線的無名英雄們,去學習這些無名英雄的偉大精神并將他們的這種英雄精神也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在黨和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敢于挺身而出,樂于奉獻自身,甘于傾盡全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里,人人都有一份責任,有責任保護自己,有責任維護社會,有責任保衛(wèi)國家。我們愿以杯水之力,盡寸尺之能。幾千年的風風雨雨,我們的祖國卻愈加強大。在這一次的風雨之下,我們依舊堅信:只要我們齊心抗“疫”,中國一定贏!


護理系18180班的劉昕,家住天津市薊州區(qū)官莊鎮(zhèn)。疫情期間,她作為志愿者負責掃雪、做巡邏員、粘貼宣傳海報、協(xié)助執(zhí)勤人員工作、勸阻沒戴口罩的閑散人員佩戴口罩做好防護。她說:“這次疫情持續(xù)了很長時間,作為天津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一名大二學生,我看到很多已經畢業(yè)的學長學姐們奔赴一線,作為一名大學生和準醫(yī)護人員,我沒有能力奔赴一線,但是我愿意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次疫情作出貢獻。這次志愿服務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讓我學到了很多,要有義無反顧的態(tài)度,要有勇敢溫柔的心,要把這些付諸于實踐。”


截至目前,護理系還有許多大學生自愿參與到家鄉(xiāng)地區(qū)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護理系學子用自己的方式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以實際行動踐行醫(yī)學生誓言,讓青春在這場特殊的戰(zhàn)“疫”中閃光。